轉載自小瓢蟲有機農場http://ladybug.smartweb.tw/index.php?module=faq&mn=1&f=content&tid=7191
小瓢蟲的育苗、種植及採收
*菜畦的功用
蔬菜幼苗在種植之前先要把菜畦整理完善,菜畦的土要翻鬆,而在翻鬆之前要先施灑堆肥及適量的有機肥,至於為何要將土翻鬆,因為鬆軟的泥土便於幼苗的種植,也可以還可讓土壤透氣性變好,一般菜畦的寬度約為四呎半,因為這個距離最適合田間作業,一個人蹲下來手能夠伸的範圍約為二呎多,兩個人同時透過兩邊的走道往菜畦上作業,距離較為適合,另外,菜畦與菜畦中間要留一個走道,做為作業上行走用,也做為排水溝用,用中耕機土翻鬆之後要用拔子把畦面整平,整平的菜畦上面就可以種植菜苗,所以菜畦的重點,在於翻鬆泥土,整平畦面,留適當的走道。
*育苗效果好
當菜畦整裡好後,水有了,肥料也準備好了,那麼接下來就準備要開始播種,至於要種什麼作物呢?當然,小瓢蟲有機農場以適地適時為原則,二十四節氣,各有不同季節適合生長的品種,違反氣候原則將會事倍功半,有機栽培因為不用農藥、化肥,也不以人工方式干擾,所以會有較多的限制,因此非季節性的作物,很難栽種成功。
農場的有機蔬菜,大致分作春夏與秋冬兩季,最明顯的全異就在於溼熱與乾冷的區別,春夏適合種植有空心菜、地瓜葉、莧菜、皇宮菜、萵苣、茄子、秋葵、小黃瓜、豆類…等,反觀小白菜、青江菜這類的十字花科在春夏蟲害特多,幾乎無法種植,而在秋冬季則有白菜、青江、油菜、茼蒿、波菜、高麗、青花、蘿蔔…等,較為多樣的蔬菜種類,但在種植這些作物之前,還有個前置作業,就是要先「育苗」。
一般的農戶根本用不著這麼麻煩,首先把農地噴殺草劑,雜草就不會長了,再來撒下種子,接著給予足夠的水就可等著發芽,而有機耕作的田地因為沒有化學成份殘留所以一定會有螞蟻、雜草種子,所以直接把種子撒在土上,有兩種情況會發生,一是大部份的種子會被螞蟻抬走,二是種子還沒發芽前草就先長出來,最後一定會變成草盛豆苗稀的情景,為了避免這種問題,農場用較保險的方法,就是先育苗,將適合種子發芽的培養土,也就是腐熟的堆肥,舖在穴盤上(也就是有很多孔的塑膠盤),然後利用機器將種子點在裡頭,接著移至育苗室悉心照顧,待其一吋高時,根也展開得差不多之後,再整株拔起,移植到菜畦,這樣就可以躲過昆蟲、螞蟻以及雜草的干擾,快樂生長,這就是有機耕作有別於傳統耕作的作業方式,但是在秋冬天氣較寒冷時,雜草生長的速度較慢,此時就可以用撒播的方式種植蔬菜,但在溼熱的春夏,直接撒播成效不佳。
*播種育苗&菜苗定植-使用時機大不同
當菜畦鬆土、施肥之後,就可以把好不容易拉拔長大的菜苗播種到菜畦上,而定植菜苗所需要注意的就是菜與菜之間的行距與間距,就是每顆菜彼此的距離,普通的葉菜例如小白菜、油菜等,大約兩吋距離較為合適,成長後體型較大的作物如:高麗菜、包心菜、青花菜就要再視情況加大距離,雖然畦面已經十分鬆軟,但在種植菜苗的時候,還是要用力的將根部壓死在土中,讓菜苗務必與土壤結合,這樣一來菜苗的根才能夠順利展延,播種定植的重點就在於適當的間距,讓蔬菜能夠順利成長不致於空間狹窄而影響到蔬菜發展,另外也要考慮,間距之間的空地會長出雜草,太小的話則會無法使用小鋤頭鋤草,如果這幾個因素都有考慮的話,那麼定植的部份就算完成。
在春夏季,溼熱的天氣,雜草生長快速,人為的鋤草有時候會趕不上,所以農場在春夏季會使用銀色塑膠布,將畦面覆蓋,然後在要定植的地方挖洞,之後才定植菜苗,這樣塑膠布覆蓋的地方就不易長出雜草,蔬菜也可以順利成長,這算是一種權宜之際,但比較不符合自然生態,所以只選擇於春夏季使用,秋冬季時,盡可能的不假任何外物,讓作物自然生長。
*蔬菜依四季而生
小瓢蟲農場的蔬菜依一定的季節在調整種類,在台灣的十二個月份裡,蔬菜種類可說是相當的多變化,這是基於台灣的地理氣候特殊之下所造就的優勢。就栽培作物而言,它還是要考慮到是否適時適地適種,也就是說消費者不能因為台灣的環境特殊,就認定想吃什麼蔬菜就一定可以吃到什麼蔬菜,這是一種觀念的迷思。
在現在台灣的市場上所反應的現象是,一個成功的農場要隨時隨地提供消費者的需求,消費者有何需求,農場就必須回應他們的需求,像冬天季節,在平地就可以種出高麗菜;但到了夏天,高麗菜就必須移到高海拔的山上才種得起來,然而這種情況會誤導消費者,讓他們以為高麗菜一年四季都有生產。
但小瓢蟲的理念認為,「自然即是有機」,不應刻意地去強求改變蔬菜的生長季節,因為只有順應天候運行的自然法則,適時的種植,才能讓蔬菜順利生長,減少不必要的病蟲害影響,栽種出真正具有「內涵」的蔬菜。
*蔬菜採收
一顆蔬菜,在定植或是播種發芽以後,通過除草、病害、蟲害、給水管理,自然會逐漸茁壯,遲早會有採收的一天,如果種菜只給自己食用,那當然是最簡單容易的事,但如果要配送給消費者,那又是另外一番功夫,配送給消費者的蔬菜在農場都會先經過整理,讓消費者拿到時就可以直接食用,所以在小瓢蟲「採收」也是一門大學問,只對菜的生長週期瞭若指掌,才能確切的掌握如何將蔬菜最完美的一面呈現出來。
採收是運輸配送前的「重要前制作業」,蔬菜採收後,要先去除過老或枯黃的葉片,將有食用價值的部份保留下來,有些作物適合連根食用,如莧菜、波菜等,有些作物消費者則希望連根帶葉,如蘿蔔。
採收就是把最好的部份,從菜園中集中起來,有機栽培的採收跟傳統有些不同,因為從種植到採收,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及人力,因為葉片容易遭受咬傷或是病蟲害的關係讓蔬菜變得不漂亮,所以一顆完整的蔬菜,等到採收過後,能夠食用的部份可能不到原本的六成,所以大家都很珍惜有機作物,也想盡辦法不浪費,例如:蘿蔔葉可以作成蔬菜湯,高麗菜心外的老菜,青花菜的梗可以熬湯,絲瓜、蒲瓜、地瓜也不削皮,說是表皮含有豐富的營養。
有機蔬菜的採收會彈性的把消費者想要的各種東西交到他們手上,盡可能的縮短採收時間,讓蔬菜最新鮮、最有營養的交到消費者手上,並讓消費者瞭解,有機蔬菜與一般蔬菜的不同處及其珍貴性。
採收過後,接著就是要將蔬菜配送到消費者的手中,當然,把農場的蔬菜配送到消費者的手中是一項大工程,時程越短越好,在距離農場兩個小時以內的地區,如台中市,豐原及台中縣部份縣市,農場直接配送到府,而外縣市的消費者,就只能採取宅配的服務方式。
小瓢蟲有機農場的客戶北到基隆,南到潮洲,所以配送到外地的作物,在包裝上就要花點心思,農場經過長久的經驗累積,總算研究出一套配送流程,過程簡單但需要絕對的貫徹,採收的蔬菜後先送入五度的冷藏庫預冷,把蔬菜在室外的溫度降低,整理裝箱的過程,儘可能保持低溫,然後裝箱時用白報紙,吸收足量的水份,再在置入冰塊,讓箱內水份充足,溫度不致太快升高,若貨運能在隔天中午前後送達,不致延誤太久,一般都能新鮮的送到消費者手上,當然也會有突發狀況,如颱風,豪雨,農場的蔬菜本身就受到傷害,發生問題的機率就會提高,農場以好的產品交到消費者手上為原則,如果到達客戶手上,有任何損壞,該項作物不計費,損失由農場吸收以確保顧客權益。
留言列表